投资这事儿,看着光鲜,实际上没那么简单,每天都是在思维边界上跳舞。有时候盯着那一串财报数据,有时候又琢磨着行业的风口,是谁都羡慕那种一买就涨的神操作,其实真正的秘密还得藏在持久和耐心后头。对投资标的与估值,一直是脑子里绕不过去的坎,每次觉得快踏准节奏了,市场又给点新花样出来,反反复复就是折腾。
说到价值投资,老有人问,什么才是核心?答案总被说烂,但真的得相信企业的价值,得信自己定价的那一套方法论。盯着数字,算着模型,不是迷信未来,也不是硬套教科书。搞投资其实和生活一样,得有点自信,还得接地气,瞎想不行,闭眼狂热更危险,数据和事实如果不管用,那就真看运气了,价值投资的底子就是这个,别的都是陪衬。
公众号里老铁们都熟悉,我看财报几乎成了半职业。翻着年报,盯着企业每一行数字,写公众号,就是把思路拉出来晒晒,有时候是复盘给自己看的,有时候是把一点反思抖出来,供大家一起琢磨,共同成长。投资路上,每次复盘,回过头看,思路总会跟着市场出溜,有点像打乒乓,来回拉扯,方向微妙变化。其实这种变化才有意思,要是不跟着市场转,投资早晚撞墙。
划拉几下,发现大家最关心的,无非就是怎么选投资标的,到底是自上而下,还是自下而上?过去习惯自下而上——年报看完,觉得靠谱就买,一拍脑袋就定了,和巴菲特那套其实大差不差。他就是翻着财报捡漏,看的眼广,运气好捡个宝贝,组合差异巨大,每只票背后都有故事。但越到最近,越觉得,投资不能只靠随机撞大运,行业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,每个领域都有属于自己的鱼塘,芒格那句话说得溜,得去有鱼的地方找鱼,自己造塘不一定能养鱼。行业一旦风口来了,企业表现跟着飞,行情不是单点爆发,而是板块联动,买那种有风的板块,选低估品种,命中率就高。
估值这事儿永远绕不开,基于事实数据还是想象力,全看投资人的胆子和格局。用数据说话,往往挑出来的都是那种现有业绩漂亮,经营现金流充沛的稳健企业。这一套用久了,缺点也明显,碰上那种未来预期拉满的企业,模型失灵,传统估值算不出价值上限,感觉市场疯了。可是投资最难,就难在未来,科学估值下限是保障,上限得靠判断力和一点想象力,不然总会被市场提前赶下车,错过一波大牛。
说白了,对企业估值,不能只靠数字,要有想象力,但不能脱离现实。数据给的是底线,行业和创新力带起的是天花板,企业家精神和行业机会会释放更大潜能,得学会把数据和趋势揉在一起看,这才算得上是进化版的估值模型。要是只认死理,容易被新兴行业的创新点打懵,错失成长红利。
举两个实际例子,最近对生物药行业琢磨得多,百济神州和百利天恒这两家算是行业里头的领头羊。
百济神州港股代码06160,科创板也有挂牌,财报翻出来,2024年营收272亿元,净利润是负的-49.78亿,现金流也没正多少,账面一看让人顿时有点慌。但市值依然飙到3600亿港币,科创板更高,到4859亿人民币。用传统的估值模型去套,数据摆那儿,凭啥给出这么高的估值?但行业前景、创新力全在线,市场预期带出来的劲头,这就是想象力和现实的混合。模型调整后,企业内在价值下限是1147亿,上限2802亿,股价的区间远没离谱,还是有道理的,看着低价买入,再看高价区域,模型没给出疯子式定价,市场也没瞎炒。
百利天恒代号688506,财务简直就是教科书式好学生,2024年营业收入58.22亿,净利润37.07亿,现金流40.58亿,市值1400亿。传统估值撑不起来,经模型调整,内在价值下限548亿,上限1300亿,每股价值下限136.6元,上限326元,市场给的1400亿市值刚好踩在上限区间,数据和想象力一起作用,市场预期和企业表现达成一致。
每次对标估值,都是在理论和现实之间乱窜。不能只信过去的数据,不敢纯靠预期幻想,模型要跟着行业发展调,得不断复盘,每一次深入、每一次调整,都是自我进化。说到底,价值投资是一门动态的艺术,不断抛弃旧认知,拥抱新变化,才不会被市场甩下车。
企业估值就是这么回事儿。不懂行业,没法估出未来,太信数据,容易保守,盲目幻想,早晚踩雷。只有数据打基础,想象力搭梯子,再叠上一层行业趋势和创新基因,才能拔高内在价值,投资才能有底气。
跟大家共进步,每天钻研,每天思考,不断在数据和趋势间找平衡点。文章里讲的都是真格思路,不卖套路,不玩虚头巴脑,欢迎留言交流,投资路上一起走远。
后面会持续更新热点、企业管理、估值逻辑和策略建议,独立原创,知识共享,欢迎点赞转发关注。如果发现表述不当或内容有涉及侵权,欢迎大家及时反馈,会认真核实处理。秉持新闻精神,倡导正向价值观,生活投资皆有温度。多点理解,多点支持,大家一起加油,祝各位岁岁安好,财运连连。
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。
配资实力证券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